联系人:胡琴
邮件:wtx1236@163.com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敦厚镇
网址:http://www.jaxwtxjng.com
发布日期:2024/9/12 15:46:02 访问统计:6305
东固革命武装和根据地的创建人
--赖经邦烈士传略
沈 庆 鸿
赖经邦是土地革命时期吉安县东固地区工农武装和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对创建中央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曾任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七纵队党代表兼参谋长。一九二八年在对敌斗争中英勇牺牲。
赖经邦,原名泽智,别名有济,小名云长,一八九九年三月十五日出生于吉安县东固敖上古瑞仁村。祖辈务农。
赖经邦七岁入私塾,读书两年半,便辍学,直到十六岁才到东固涧东书院读书。一九一九年夏考入吉安省立第七师范。七师是吉安传播马列主义和学生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后,吉安成立了吉州学生联合会,组织学生罢课,宣传抵制日货,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七师学生每一次都走在斗争的前列。赖经邦入校后,既勤奋好学,又积极参加爱国反帝运动,进步很快。一九二三年七月毕业,受聘在吉安县永和高等小学教书。
一九二六年九月二十四日,北伐军攻克吉安城。通过七师的同学、当时担任县教育局长的梁明哲介绍,赖经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调县教育局当巡学员。党组织决定要他利用巡学的有利条件,到东固建立党的组织,发展农民运动。
东固位于吉安县东南部,界于吉安、吉水、永丰、泰和、兴国五县之交,南北长四十里,东西宽三十里,四面崇山峻岭,森林茂密,交通不便。这里,农民深受地主豪绅与反动官府的残酷压迫与剥削,过着悲惨的生活。赖经邦从小深深懂得东固山就像一堆干柴,只要有一点火星,就会燃烧起燎原烈火。为了东固贫苦人民的翻身解放,他渴望做一颗革命的火种。
一九二六年冬,赖经邦巡学到东固。他利用机会向师生和当地群众进行调查访问,谈心交友,宣传革命道理。
涧东书院青年教员刘经化和汪云从,都是赖经邦当年的同学。他们在赖经邦的启发下,思想进步很快。赖经邦还同篾匠李会凤交朋友,向他宣传革命道理,启发阶级觉悟。不久,赖经邦先后发展了他们为中共党员。
一九二七年二月,赖经邦在涧东书院秘密成立了东固第一个共产党小组,刘经化被推选为党小组长。
经过赖经邦等人的积极筹划,二月底,召开了第九区农民协会成立大会,刘经化、梁必芳担任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上正式宣布,实行减租减息,禁烟赌,禁止妇女缠脚……两千多群众举行游行。随后,县农协给九区农协发了九支步枪,成立农民自卫军。
富田大土豪王初曦,在东固占有大量土地、山林,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东固人民早就恨之入骨。赖经邦根据东固人民的要求,以农协名义呈报了《关于立即捉拿大土豪王初曦的控告书》,列举了王初曦的十大罪状。县长周庭藩很快就接收了东固人民的正义要求。把王初曦抓到县狱关押起来。抓了王初曦,大大打击了东固、富田一带地主豪绅的气焰,提高了农协的声威。东固成了农会的天下。赖经邦点燃的革命火种,终于在东固的深山密林里燃烧起来。
一九二七年,蒋介石、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后,以吉安驻军第八师师长兼吉安警备司令朱世贵为首的反动分子,向革命力量发动了猖狂的进攻。八月十二日,敌人公然杀害了县总工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梁一清等三人,吉安革命形势随即突变。一部分党员迅速撤离白色恐怖下的县城,转移到农村,准备开展新的斗争。
梁一清等被杀时,赖经邦正在东固,由于交通不便,消息闭塞,他不知道吉安发生了事变。八月十日,赖经邦从敖上动身返吉安。当他翻过九寸岭,走到离富田约两里路的地方时,看见前面设有岗哨,盘问过路行人,顿时感到事情有些蹊跷。那时,天正下着雨,他就撑开雨伞走上岔路,绕过岗哨来到富田匡家村同学匡国栋家里。
匡国栋把近日吉安发生的事变告诉了赖经邦,并说王初曦已被释放,正在富田收买地痞流氓,设岗放哨,扬言要捉拿赖经邦和九区农协负责人。形势危急,赖经邦决定连夜返回东固。由于匡家村大小巷路都布满了岗哨,匡国栋便带赖经邦从后院来到匡由智家,将他在楼上隐藏起来。
第二天,赖经邦写了一封信给陂下村的七师同学胡家驹和胡师超。当晚十时,他俩带了一百多人,冒雨摸黑来到匡家村对面河滩上,将赖经邦接到陂下。两天后,赖经邦便绕道吉水水南、永丰上坊,回到东固敖上。
那时,在吉安工作的几个共产党员--事变前担任县总工会秘书的曾炳春,担任县农协常委的高克念和担任县农协执委的汪安国等人,都化装潜回东固。他们向赖经邦详细介绍了吉安事变的情况。为了提防敌人随时可能发动的突然 袭击,大家决定暂时停止党组织和农协的活动,把枪支埋藏起来。
一九二七年九月下旬的一个夜晚,赖经邦在敖上村角头山段蔚林家里,主持召开了东固地区十二个共产党员参加的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恢复党和农协活动、建立革命武装和积极准备武装暴动等问题,并决定成立东龙(东固与南龙)党支部,赖经邦任党支部书记。
不久,东龙党支部在原九区农民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东固农民协会,赖经邦、曾炳春、刘经化、汪云从、李会凤等任农协执委。接着又选拔了二十三个身强力壮的青年农民,取出埋藏的枪支,成立了东固农军,赖经邦任队长。为了迅速壮大这支武装力量,赖经邦提出争取“三点会”首领段月泉的计划。
段月泉,又名段起风,家住永丰石陂丝茅坪,其三哥段月亮是赖经邦的姐夫。段月泉在福建参加了“三点会”,回来后在永丰潭头、兴国良村一带收了一批“三点会”徒,结拜了十兄弟,打着“劫富济贫”的旗号,发展成为邻近百里之内势力最强、影响最大的一支农民邦会武装。
赖经邦认为在东固山开展武装斗争,段月泉等是一支可以团结改造的重要力量。于是,他派段月泉的堂弟、共产党员段蔚林和段月亮,往兴国良村一带找段月泉联系。经过耐心劝说,并答应居中担保,才使这个不服人管,只服天管的段月泉同意和赖经邦面谈。
十月上旬,赖经邦在段蔚林的陪同下和段月泉会晤。经邦对段月泉说“搞劫富济贫”是不能够真正打倒地主豪绅、解放贫苦百姓的,天下穷苦人只有团结起来,跟着共产党,打倒地主豪绅,推翻反动政权,才有自己的出路。他给段月泉解释了我党的宗旨和政策。经过赖经邦的反复规劝,段月泉终于归附到革命的阵营。十月底的一天深夜,段月泉带着他的绿林武装下了山,参加了东固农军,担任副队长。农军驻扎在东固、敖上、南龙之间的养军山上,进行张的军事训练。
同时,东固农协迅速发展,贫苦农民在农协领导下纷纷起来打土豪、抗租抗债,镇压了龙家湾土豪劣绅傅老鼎、傅老力两兄弟,还罚了敖上曾行积等土豪的款,打击了地主豪绅的气焰,伸张了正义。
十一月上旬,东龙党支部决定以东固农军为骨干力量举行武装暴动,第一个目标是攻打反动堡垒--富田王家,捉拿大土豪王初曦。十一月十一日晚,赖经邦率领农军和群众一百多人出击富田。队伍进至离富田不远的磨盘岭时,赖经邦下令分两路向王家包抄。但狡猾的王初曦已闻风而逃,当场捉到王初曦的弟弟王良照,缴获枪支六条、子弹数十发,抄了王初曦的家,把没收的部分财产分给当地的贫苦农民。
第二天,农军一路散发传单来到永和圩,打击了八个豪绅,筹款上万元。十四日返回富田,又烧了王初曦的老巢。十七日,袭击吉水水南圩,缴枪十六条。农军所到之处,向群众宣传工农革命的意义,号召他们起来革命,同时召集当地群众裁做军衣数百套,至月底农军凯旋回师东固。
东固暴动,揭开了东固地区武装斗争的序幕,吹响了吉安县人民向反动势力发动进攻的冲锋号,鼓舞了赣西人民的革命斗志。从此,东固农军的威名远扬,赖经邦的名字也广为传颂。兴国良村民团首领梁仁杰、泰和紫阳山孙道发等率领武装相继前来投靠。经过工作,都先后把他们团结收编了过来,从而壮大了东固的武装力量。
动派大为恐慌。王初曦纠集富田、新安、陂头、新圩、值夏等地的地主豪绅组织靖卫团;兴国崇贤、枫边、吉水水南、永丰潭头、沙溪和泰和天符庙等地的反动豪绅也先后组织了靖卫团。那些反动武装经常到东固地区骚扰,形成犬牙交错的斗争局面。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底,王初曦呈报反动县府,请求派兵“清剿”东固。县府派了一团白军进驻富田,又派出一部分兵力会同富田、白沙、水南等地的靖卫团,共六百人左右,于十二月十二日进犯东固,妄图一举消灭东固农军。王初曦亲自带了二百多人直奔敖上,王初曦抓不到赖经邦,便大肆抢劫,抄了赖经邦的家,烧了他的房子。那时,农军正驻扎在养军山上。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经过短暂交火,赖经邦决定避敌锋芒,将游击队撤到永丰县一侧,就地发动群众,开展斗争。赖经邦和段月泉帮助从东固回去的共产党员姚振和姚蕃组织了永丰潭头第一个农会组织--芹菜坑农民协会。随后,在潭头、罗坊相继成立了十二、三个农民协会,还发起了七名党员,成立了归东龙党支部领导的石陂、芹菜坑,卧龙三个党小组。
一九二八年二月,永丰藤田、石马的靖卫团开到沙溪,扬言要铲除吴江、匡新民领导的永(丰)吉(水)农军。为协助永吉农民抵御靖卫团的进攻,赖经邦决定采取先发制人、主动出击的战术,从东西南三面进攻松沙溪。敌人抵不住,纷纷往藤田逃窜。
二月下旬,根据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赣西特委决定东固农军和永吉农军合并,吸收部分工农参加,组编江西农革命军第三师第七纵队,赖经邦任党代表兼参谋长,吴江任队长,段月泉任副队长,曾炳春任秘书长,下设三个队,共有队员一百五十六人,枪八十多条。第七纵队在养军山召开了成立大会,东固附近七、八百群众和吉水、永丰兴国、泰和等县农会的代表前来参加,带来不少慰问品。赖经邦和赣西特委胡代表在会上号召全体战士和各县同志紧密团结,不怕牺牲,英勇战斗,扩大和保卫红色区域。第七队指战员在与东固毗邻的各县边缘地区,开展游击活动,建立农会组织,打土豪,筹粮款,发展壮大了革命力量。
一九二八年三月,第七纵队在当地农会和群众的配下,先后多次打击藤田、沙溪等地的靖卫团,有力地推动了永丰县革命运动的发展。不久,泰和天符庙附近的群众报信说,驻扎在该地的靖卫团去县城看龙灯,只留了几个新团丁看守在押的壮丁。赖经邦当夜带部队奔袭天符庙,救出被关的壮丁,还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最后,一把火烧了天符庙。第七纵队夜袭天符庙的战斗,使王初曦大为惊慌。他赶紧向九寸岭一带增派流动哨,还在靠近东固一侧的大源坑增派三十多个靖卫团丁,对东固严加封锁。赖经邦和段蔚林带领部队一夜之间就把这个据点拔掉了,缴枪十多条。从此,王初曦只能龟缩在富田,不敢轻举妄动。赖经邦还带领第七纵队攻打永丰罗坊和吉水水南的靖卫团,缴枪二、三十条。几个月时间,第七纵队转战各地,威震四方。至此,东固武装割据局面初步形成:东从永丰的上坊、漏头、龙岗,西至泰和的中洞、桥头岗,南及兴国的崇贤,北接吉水的白沙、水南,方圆近百里都成为红色区域。为了加强对红色区域的领导,一九二八年二月,赣西特委决定:以东龙党支部为基础,成立东龙区委,高克念任区委书记。区委下设七个党支部,有党员五十多人。东固农协也改为东龙区农协,基层农协发展到二十四个,农协会员达四千多人。
东固革命斗争的深入发展,使附近各县的反动势力惶恐不安。他们联合起来,实行集中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在通往东固的关隘上增设岗哨,禁止向东固运送食盐、布匹、药品等生活必需品,妄图困死红区人民。在那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赖经邦始终与当地群众同甘苦,共患难,领导东固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敌人的封锁和进攻。一九二八年春,正当王初曦极力拚凑“五市联防”准备对东固进行军事“围剿”时,兴国枫边的反动豪绅胡店顺也组织了靖卫团,从东南面紧密配合,对东固地区实行南北夹击。他们经常到东固一侧进行骚扰,杀害无辜群众,引起东固军民的无比愤慨。为了打击枫边靖卫团的嚣张气焰,保卫东固根据地的安全,赖经邦决定铲除这个反动据点。
六月三十日,赖经邦率领七纵队和东固各地赤卫队五百人左右,攻打枫边靖卫团。八时许,中队长谢利茂带领部属一百多人在前面开道,赖经邦在南龙集中各地赶来参战的赤卫队随后跟上。七纵队前锋在离枫边不远的塘村和枫边靖卫队交火后,迅速追击靖卫团,占领枫边墟,火烧万寿宫,捣毁了靖卫团的巢穴,紧接着向密石方向追击。队伍在石子背墟拱桥边遭到了敌人的伏击,谢利茂便带着一部分被冲乱的队伍向左侧石上撤走。
当时,赖邦经正在桥头准备集结退下来的队伍,不料被敌人包围。他只身突围后,因大雨辨不清路径,一时迷失了方向。傍晚,他来到垅上村,走进农民胡万秀家,刚一坐下,忽然从后门涌进四、五个团丁,经过一番激烈搏斗之后不幸被捕。
靖卫团的歹徒将赖经邦捆在门前旗杆上毒打,还用尿杓盖在他头上,将尿泼在他身上,说这样能驱散他身上的神功。赖经邦威武不屈,大声怒斥:“记住!今天你们弄死我一个赖经邦,明天会有十个、一百个起来革命!”歹徒将赖经邦捆绑在竹担架上,解往枫边请功领赏。途中,在离枫边不远的山河树林里,赖经邦使尽全力,挣脱捆在身上的绳子,翻身跳下担架,拔腿就往山上跑。就在那时,一个歹徒抢起大刀朝赖经邦头上猛砍下去,赖经邦躲闪不及,大刀砍在肩头上,他身子一晃倒在了血泊中。凶狠的歹徒剖开他的胸腹取出心肝炒了吃,割下他的头颅,悬挂在万寿宫前“示众”三天。赖经邦为革命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时年二十九岁。
来源《庐陵文史资料》
编辑:肖典
初审:程秋萍
复审:肖丽华 甘丽萍
终审:刘祥宪
下一:生为人杰 死为鬼雄
版权所有 2019-2023 保留所有权利
赣ICP备19015032号
网站版权由吉安县文天祥纪念馆所有 技术支持:胡婷 备案号查询:工信部网站:https://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