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胡琴
邮件:wtx1236@163.com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敦厚镇
网址:http://www.jaxwtxjng.com
发布日期:2024/7/6 9:30:40 访问统计:7747
---曾延生烈士传略
曾昭试
有理尽管胆大
无私何妨心雄
这是一九二四年春节之际,在赣西一个人烟稠密的村庄一个身材魁伟的青年,奋笔疾书,公然张贴的一副春联里。这春联,是他自己有胆有识,无私无畏,坚贞不屈形象的写照。后来,他投身于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组织沪东工人参与了“五卅”运动;领导了九江工人收回英租界的壮举;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组织了赣南农民武装暴动。他就是土地革命时期,吉安地区党组织的创建者之一,曾任中共九江地委书记、中共赣南特委书记的曾延生。
曾延生,学名宪瑞,字麟书。一八九七年三月十日出生于吉安县永和乡白沙曾家村一个“世代书香”家庭。父亲曾采芹①是清朝秀才,母亲康春玉是勤劳俭朴的家庭主妇。兄弟姐妹七人中,他排行老大。一家人依靠经营祖传四十余亩薄地和一间名叫“合顺店”的酒肉槽坊维持生计,家境并不宽裕。然而,父母舐犊情深,望子成龙,千方百计,送子读书。
曾延生从八岁开始,先后在本村族祠“三省堂”和临近的永乐寺、坳路村以及吉安县城读书。学习成绩优异,深得老师赏识。后来,又考入南京体育师范学校。一九二一年秋肆业归来,受聘于吉安白鹭洲中学担任体育教员,并在吉安县立高小兼授一个班的国文课。
当时吉安学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蓬勃发展。曾延生旋即参与白鹭洲中学、省立吉安第七师范和县立高小,组织师生开展一系列斗争,取得了驱逐七师校长尹士珍、高小代校长谢邦宪、阻止亲日派政客邹古愚接任高小校长以及反对县教育局局长肖斯贪污本县赴外求学的大学生的津贴费等斗争的胜利。
这些革命行动,引起了反动当局的不安,从此,加紧了对进步师生的控制与迫害。一九二三年上半年的一天,曾延生在县立高小办公室阅读《新青年》,被驻隔壁领仓军阀部队常德胜师的一个副官看见。暑假过后,白鹭洲中学和县立高小同时以“行为越轨”为由,将他解聘。
曾延生回到家里,仍将改造国家改造社会的抱负耿耿于怀。一方面投书给在沪求学的老友,倾诉衷曲,探索人生之、路;一方面面呈经济拮据的父亲,恳求盘缠,打算继续深造。父亲只好将几亩田地作抵押,借了一笔钱,让他远走高飞去上海。
一九二四年秋天,曾延生踏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设立的上海大学的校门,选读了社会学系。在那里,他阅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探求革命真理。不久,经刘九峰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曾延生入党后,先后和在南昌、吉安的同学、亲友建立了通讯联系,给他们寄去《向导》、《中国青年》、《新青年》《资本论入门》等多种社会科学书刊,热心传播马列主义。为了推动和发展上海各区的工人运动,曾延生肩负党的使命来到沪东杨树浦区,适值上海教育界开展平民教育运动,他便以创办“平民夜校”作掩护,启发诱导工人觉悟,建立发展工会组织。
一九二五年二月,日商纱厂的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二月罢工”。曾延生发动沪东工人参加沪西工人发起的罢工行列,斗争持续了近一个月,终于迫使厂方请求谈判。这一斗争,迅速扩大了杨树浦地区的工会组织,几天之内会员就增加到三千多人。
不久,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当天,曾延生带领一支工人宣传队,由杨树浦向南京路进发,沿途高呼口号,散发传单,演讲宣传。持续至下午,又与武装巡捕冲突搏斗,直到奉命撤离。
六月中旬,曾延生以上海工商学界宣传代表身份,奉命来到南昌,向各界人士陈述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真相以及继续在上海、汉口、青岛等地屠杀工人的罪行。当曾延生回到吉安时,吉安学联已组织“驻会沪案干事部”,他应
邀任特别干事。
曾延生进学联工作后,迅速组织开展反帝宣传活动。除他自己亲临各机关、店铺及农村宣传外,还组织学联宣传队,每日下午分赴城区及郊外宣传;组织青年团员宣传组,分别深入到各行各业工人之中,成立“募捐委员会”和“仇货检查队”。几天之后,吉安掀起了反帝风暴,声援上海的反帝爱国运动。
与此同时,曾延生还实地指导建立和发展吉安的革命组织,他以学联名义促成各校尽快组织学生会,再由各学生会分头开办平民夜校,培养工运骨干。不久,米业、烟业、香业、染布、染纸、竹木架行业工会相继建立。他常在“沪案干事部”举行谈话会,耐心培养教育同志,加速青年团组织的发展及其素质的提高。此外,他还特别注意考察推荐进步分子加入党组织。
七月间,吉安各校学生放假回家,曾延生在城乡兼顾的情况下,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起初在永和乡土洲钟家村,以办国音补习班为名,吸收二十八名青年学生秘密进行“觉群社”的筹备工作,再由这些学生吸收附近的贫苦工农参加。到八月中旬,社员发展到九十多人。觉群社便在白沙明心寺宣告成立。曾延生被公推为社长。
觉群社成立之日,小小的永和乡白沙圩场热闹非凡。社址门前张贴一副阐明宗旨的大红对联:
说一般人要说而不敢说的话,
做大齐家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圩场上讲台高筑,觉群社社员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演讲宣传。台下听众越来越多,曾延生也登台讲演,动员农民起来抗租、抗债、抗捐、抗税。
同时,他还在白沙附近组织了吉安农村第一个农民协会,提出“打倒土豪劣绅”的口号,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觉群社的革命行动,唤醒了农民,打击了豪绅。于是,豪绅们竭力破坏。他们寻衅诬证告觉群社员“强奸民妇”,导致两名社员被捕。
八月二十五日,他们又造谣诬蔑曾延生“挑动农民私斗”,鼓动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磨刀霍霍,企图将其捕杀。曾延生洞悉其奸,迅速深夜返吉,一面设法营救被捕的觉群社员出狱;一面排解白沙曾家的农民纠纷。
九月初,曾延生获悉省城共产党人和爱国学生邹努等六人被捕。他立即组织轰轰烈烈的声援运动,抗议省城逮捕进步人士。吉安的反动势力早已虎视眈眈,这时便趁机反攻,警察纷纷出洞,四处捉人。曾延生居中策应,敌人一无所获。
十月,曾延生奉命重返上海大学。接着,他被派往隶属上海区委的中共引翔港部委会任宣传委员,为发展和巩固工会,创立工人自卫军而奔忙。十二月以后,他又兼管组织工作。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四日,北伐军攻克九江城。曾延生同纺织女工出身的妻子蒋竟英②,遵照党组织的派遣,前往九江工作。根据区委决定,将“中共九江特支”改组为“中共九江地委”,曾延生任书记。党的秘密据点是设在大申路的“九江书店”,由曾炳生③负责。
在曾延生的指导下,十一月六日,公开成立了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中国国民党九江市党部”,由曾延生主持工作。
接着,南浔铁路、久兴纱厂、轮船码头、九江第六师范和郊区的黄老门、马回岭、港口等农村,党、团组织迅速得到发展;工会、农会、学生联合会等群众团体相继建立。同时,兴办政治训练班、工农武装训练班,培养政治工作和武装斗争的骨干;成立反奉运动大同盟和反文化侵略大同盟,开展反对奉系军阀“南伐”和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斗争。
从十二月二十六日起,九江的英商太古、恰和和日清公司的码头工人,因要求增加工资改善待遇遭到公司拒绝而宣布罢工。
翌年一月六日,九江税务司欲雇工搬行李上船,借机挑衅,码头工人以其破坏罢工而出面干涉,遭到英国水兵的突然袭击,将工人吴宜山当场毙命,数名工人身受重伤,酿成“一·六”惨案。
惨案发生后,中共九江地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成立九江市民对英外交行动委员会。一面向英领事馆提出抗议,一面派员保护现场,同时发表《九江市民对英外交行动委员会宣言》。这一行动迅速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
二月七日,获悉武汉工人开展收回租界斗争的消息,中共九江地委马上决定,由九江市党部出面,召开工农商学妇各界代表紧急会议。曾延生以省党部特派员身份参加会议。会上,他提出了“打倒英帝国主义,收回英租界”等战斗口号;制定了收回英租界的具体行动计划,成立了以曾延生为总指挥的行动总指挥部。次日,十一万愤怒的人群,手持大刀、梭镖,高呼口号,冲进租界,驱逐了英帝国主义分子和英国水兵,收回了被英帝国主义霸占数十年之久的“租界”。一九二七年二月十九日,英国政府被迫正式宣布九江英租界无条件地交还中国管理。
当时,蒋介石的爪牙段锡明指派李鸿翥纠集一批右派政客,建立了“国民党九江县党部”,在城区组织黄色工会,在农村夺取农会领导权,破坏城乡工农运动。
二月间,九江县农民代表大会开幕。会上,斗争更是激烈。李鸿翥、曾延生各以省党部、省农协特派员的身份参加会议。李鸿翥抢先发表愚弄农民的谬论。说什么“穷苦农民应当先学文化后闹革命”;曾延生针锋相对,以“谨防扒手”为题,痛斥了李的无耻谰言。大会获得圆满成功。
三月十七日,蒋介石指使豪绅地痞流氓,捣毁“九江市党部”,杀害工人纠察队队员曹炳元等同志。以曾延生为首的九江地委,迅速组织反击,包围全城,捕捉暴徒。
四月四日,郭沫若的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经中共九江地委签交九江《民国日报》全文发表。同时,九江全市工农群众一举捣毁了“国民党九江县党部”。
“四·二二”反革命政变后,曾延生奉令调到南昌,担任江西省总工会组织部长。朱培德提出“礼送共产党人出境”后,他又任省总工会代理委员长。
不久,曾延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南昌“八·一”起义的洪流,被分配担任“粮种管理委员会”委员。起义军挥师南进,他随军转战。九月二十三日,大军占领潮州,他即往城外筹粮,当他回到驻地时,部队已进军汕头。在此情况下,他马上回江西找党。
十月间,曾延生以赣西特委代表身份来到万安,和江群、曾天宇一道筹划万安暴动。全县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召开后,他到窑头、百家、罗塘等地协助当地党组织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后来,他又前往泰和、吉安一带开辟新区。在泰和田塅朱家村建立起吉、万、泰中心联络站。十二月间,他奉命担任赣南特委书记。
曾延生偕蒋竟英一路风尘来到赣州。当以曾延生为书记的赣南特委正式成立后,大家即分头到各县去发动群众,准备暴动。
曾延生不畏艰险,尽力工作,在城西门外,参加了“瞭棚”会议,筹划如何牵制白军力量,为农民暴动创造条件;在峰山山上的天主堂内,参加赣县第三区区委扩大会议,部署大埠地区的农民武装暴动。经过缜密准备,于一九二八年二月间,在赣县的大埠、南康的潭口、于都的里仁、桥头和信丰等地发起了农民暴动。
赣南各县的农民暴动,使国民党反动派坐卧不宁。他们
在疯狂镇压农民暴动的同时,还在城区增派特务加紧搜查。在白色恐怖下,曾延生不顾个人安危,仍然坚持频繁的革命活动。后来,他的行迹被敌人发现。三月二十三日,敌人突然包围中共赣南特委机关所在地-一古城巷二号,曾延生和蒋竟英等十三人不幸被捕。
曾延生夫妇被捕后,被押送到赣州警备司令部,在严酷的审讯中,他们毫不屈服;在软化的腐蚀中,他们毫不动摇。夫妇二人共勉,誓为革命流尽最后一粒血。敌独立第七师师长刘士毅绞尽脑汁,无计可施,为图请功受赏,终于下了毒手。
一九二八年四月四日,曾延生和蒋竟英视死如归,同刑场,高呼口号,从容就义。
曾延生的一家为革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一九六二年其弟曾山回家探亲时,感慨万分,挥毫书写了两副对联,以示纪念,联曰;家慈五男二女留独子,先父三难一死为人民;念大嫂继夫志坚持革命留青史,赞桂香不人后困家园待高慈。
注;①曾采芹,一八七八年生。一九二五年参加进步团体“觉群社”,担负党的秘密联络工作。三次被捕,受尽酷刑,一九三一年七月牺牲。在吉安狱中,时年六十三岁。
②蒋竟英,浙江宁波人,上海杨树浦区纺织女工。一九二五年,参加了“二月罢工”和“五卅”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六年冬,受党的委派到江西工作,先后任九江地委妇女运动委员会党团书记、中共赣南特委工作人员。一九二八年四月四日,她与曾延生同时牺牲。时年二十六岁。
③曾炳生,一九○四年生。一九二六年冬在九江参加革命。他以办书店为掩护,担任党的秘密联络工作。一九二七年七月被捕,敌人用铁丝穿过他的锁骨,关在马房里。八月五日壮烈牺牲。
④“大嫂”指曾延生的结发妻子肖淑贤。
⑤“桂香”指三弟曾炳生的妻子刘桂香。
编辑:张佳颖
初审:程秋萍
复审:肖丽华 甘丽萍
终审:刘祥宪
版权所有 2019-2023 保留所有权利
赣ICP备19015032号
网站版权由吉安县文天祥纪念馆所有 技术支持:胡婷 备案号查询:工信部网站:https://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