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胡琴
邮件:wtx1236@163.com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敦厚镇
网址:http://www.jaxwtxjng.com
发布日期:2024/12/19 15:23:03 访问统计:2171
肖望东将军传略
肖望东中将标准照
肖望东,原名肖惠存,曾用名肖克。江西省吉安县官田乡人,1910年8月生。1927年11月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肖望东生于官田乡(今安塘乡)淡江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4岁时父亲早逝,9岁起受堂叔资助免费入私塾4年,后辍学当学徒工。土地革命时期,先后为赣西南红军独立第二团、第四团教导队学员。1929年10月任中共赣西南特委秘书,11月任江西纯化区革命委员会青年部秘书长,12月任共青团吉安县西区区委书记。1930年3月为赣西南团特委团校、党校学员,5月任红三军第九纵队七支队秘书兼宣传队队长,8月任第九纵队特务连政治委员。1932年1月任红三军第九师军士教导队政治委员兼师直总支书记、直属政治处主任,10月任红三军教导大队政治委员。1933年10月任红一军团教导师二队政治委员兼团总支部书记,训练队政治委员。1934年4月任红一军团司令部无线电队政治委员兼军团直总支部书记。1934年秋任红一军团卫生部野战医院政治委员。参加了巩固发展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反“围剿”作战中左手严重负伤致残。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
1935年秋,任红一军团卫生部政治委员。同年,任红一军团政治部民运部干事,1936年春参加东征山西作战。不久,成立红军河东抗日游击支队,任政治委员。同年6月返回陕北先后任陕西宜川独立营政治委员兼宜韩党工委书记,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民运科科长。率部就地独立坚持游击战争。1936年3月任红一军团山西河东游击支队政治委员兼河东区党工委书记。 1937年2月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曾当选二队党支部书记。
抗日战争爆发后,肖望东奉命去鄂豫皖边红二十八军工作,不久该军改为新四军第四支队,任四支队政治部主任,在扩大组训部队准备东进抗日的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1938年7月,肖望东遵照中共河南省委指示组建抗日先遣大队,任大队长兼政治委员,率队挺进豫东敌后,打击日、伪、顽军,成为当年豫东敌后抗战有名的“肖大队”。在反“扫荡”、反“蚕食”的战斗中,狠狠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开辟了新区,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使日伪军听到“肖大队”来了便胆战心惊。之后,肖望东担任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六支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主任,第二师政治部主任兼淮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
新四军时期,肖望东(左一)与彭雪枫、张震
解放战争时期,肖望东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委员,淮南军区政治委员兼淮南苏皖边区党委书记,淮南军区政治委员兼新四军新二师政治委员。1946年下半年任华中军区政治部主任、渤海军区第七师政治委员。1947年2月,在莱芜战役中指挥所部抢占绵阳关、勇夺大寨,击退济南国民党军的增援,切断李仙洲集团的退路,对战役全胜起了积极作用。同年4月起,任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政治部主任,1948年6月起任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副政治委员。1949年2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政治部主任,率部参加解放华东的沙土集、陇海路破击战、豫东、济南等多次重要战役战斗。1949年3月,出任新组建的中共苏北区委和苏北军区书记、政治委员,随即全力以赴组织当地军民展开渡江战役的船只、资材等项准备,为支援主力部队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10月,肖望东任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兼江苏军区第二政治委员,1953年起,任华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代理主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一副部长、党组书记、代理部长,济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委员。
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共八大候补代表、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89年5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1979年7月,肖望东在青岛受邓小平接见时合影(前排左三)
1984年10月,肖望东与李先念等在一起(右二)
编辑:肖典
初审:程秋萍
复审:肖丽华 甘丽萍
终审:刘祥宪
版权所有 2019-2023 保留所有权利
赣ICP备19015032号
网站版权由吉安县文天祥纪念馆所有 技术支持:胡婷 备案号查询:工信部网站:https://beian.miit.gov.cn/